钓鱼是有益身心的户外运动,最早可追溯到五万年前远古时期,我国有文字记载的钓鱼活动出现在距今2500多年的《诗经》中,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可能有上亿钓鱼人,下面小编就科普一下钓鱼的技巧和方法吧!
一、时间
鱼是低等变温动物,无法维持恒定的体温,水温一旦低于和高于某个阈值就会停止摄食,从一年来看气温适宜的春、秋两季几乎全天都能钓,气温偏高的夏季可在相对凉爽的早上、傍晚和晚上作钓,气温偏低的冬季可在晴朗天气的中午作钓,从一天来看早上、傍晚和晚上都是钓鱼的黄金时间。
二、天气
1、气温:气温是钓鱼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,原因是气温会影响水温,水温又会影响鱼的摄食积极性,例如钓鲫鱼最佳气温是15~25℃,钓鲤鱼最佳气温是21~27℃。
2、气压:气压是钓鱼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,原因是气压会影响溶氧量,从气压值上看钓鱼最佳气压是990~1005百帕,气压变化上看要选气压骤升或连续升高的天气。
3、风向:风向是钓鱼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,其中最佳风向是东南风、南风、东北风,最差风向是西北风、西南风,在民间素有“天刮西南风,气死老钓翁”的说法。
三、钓点
1、水草区:水草区是钓鱼的首选钓点,其一是水草区是鱼儿天然的藏身之所,其二是水草区有丰富的食物供鱼儿觅食,若水体有大面积水草则要钓草洞或草边。
2、铧尖:铧尖是钓鱼的理想钓点,所谓铧尖是指延伸到水体中形成的半岛,因形状像耕地翻土用的铧口而得名,这种特殊地形往往是两侧鱼儿巡游的必经之地。
3、河汊口:河汊口是钓鱼的理想钓点,这种位置是鱼儿觅食的必经之地,水温降低时鱼儿会从浅水区到深水区避寒,水温升高时鱼儿又从深水区到浅水区觅食。
四、钓具
1、鱼竿:钓鱼可用溪流竿、台钓竿等手竿,也可用海竿、矶竿、前打竿、筏竿、路亚竿等抛竿,具体用什么鱼竿取决于钓法、钓场、鱼情、水情、天气等因素。
2、线组:钓鱼可用通线单钩,也可用子线双钩,例如主钓鲫鱼子线可用0.4~0.6号尼龙线,主线可用0.8~1.2号尼龙线,鱼钩可用2~5号袖钩或2~4号伊豆钩。
3、浮漂:钓鱼可用立漂,也可用七星漂,其中立漂的优点是灵敏度高、稳定性好,适合钓深水,七星漂的优点是用法简单、漂相清晰,更适合钓浅水和钓草洞。
五、饵料
1、自然饵料:钓鱼可用自然饵料,常用的有麦粒、玉米、蚯蚓、红虫等,其中麦粒、玉米等素饵要煮熟、泡制或发酵后使用,蚯蚓、红虫等荤饵可直接使用。
2、商品饵料:钓鱼可用商品饵料,常用的有蓝鲫、九一八、疯钓鲫、大板鲫、螺鲤、4/6#鲫、天下鲫、天下鲤、全能腥/香等,可单开单用,也可搭配使用。
3、自制饵料:钓鱼可用自制饵料,常用的有原料有面粉、玉米粉、黄豆粉、麦麸等,为了增强饵料的诱鱼效果还要添加虾粉、红虫粉、骨粉、曲酒、蜂蜜等。
六、窝料
1、酒米:钓鱼可用酒米打窝,酒米对鲫鱼、鲤鱼、草鱼、鲴鱼等鱼类都有吸引力,打窝时用量不宜过大,可在作钓之前打上两三把,等鱼口变慢了再续窝。
2、五谷杂粮:钓鱼可用五谷杂粮打窝,最经典的莫过于西部风旗下的老坛五谷杂粮,优点是诱鱼速度快、留鱼时间长,只需打上少许就可持续诱鱼和留鱼。
3、麸饼:钓鱼可用麸饼打窝,例如菜籽饼、花生麸、麦麸、豆粕等都能用来打窝诱鱼,用麸饼打窝还能缓慢的雾化和溶解,从而起到持续诱鱼和留鱼效果。
七、调漂
1、重铅找底:铅皮座上加一块大铅皮抛入水中,浮漂在重力作用下会全部没入水中,提竿上拉浮漂直至浮漂水平,此时铅坠到浮漂顶部(不是漂座)的距离就是水深。
2、半水调目:浮漂下拉大于浮漂加子线的距离,修剪铅皮直至浮漂露出想要调的目数,调4目就将铅皮剪至浮漂刚好露出4目,调5目就将铅皮剪至浮漂刚好露出5目。
3、挂饵测重:鱼钩上挂饵抛入水中,浮漂沉下去的目数就是饵料的重量,例如空钩调的4目,挂饵后浮漂露出2目,说明饵重是2目,为了保证灵敏度饵料大小要均匀。
4、调整钓目:挂饵上拉浮漂露出想要钓的目数,例如空钩调4目,饵重2目,浮漂露出2目以上属于钓钝,浮漂刚好露出2目属于不灵不钝,浮漂露出2目以下属于钓灵。
八、提竿
1、黑漂:黑漂别称闷漂,特征是浮漂全部被鱼拉入水中,出现这种漂相要么是小鱼闹窝,要么是个体大且吃饵凶猛的鱼在吞食饵料。
2、顿口:顿漂别称顿漂,特征是浮漂到位后出现有力下顿动作,小的不到小半目,大的可到1~2目,出现顿口漂相抬竿中鱼率极高。
3、顶漂:顶漂别称送漂,特征是浮漂到位后出现上浮动作,小的上浮小半目,大的可上浮1~2目,尤其是钓鲫鱼时最容易出现顶漂。
4、点漂:点漂是指浮漂上下轻微跳动或晃动,出现点漂是鱼触碰钓饵的信号,表明鱼已发现钓饵,随时可能吃钩,此时要准备抬竿。
5、斜漂:斜漂是指浮漂先点动再沿水面边倾斜边下沉,此时抬竿中鱼率极高,这种漂相一般是草鱼和青鱼,下沉越稳个体往往越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