泥鳅是著名的淡水经济鱼种,别称鱼鳅、鳅鱼、泥狗等,除西北高原少数地区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,喜栖息在淤泥底质的静水或缓流水中,素有“水中人参”的美誉,下面小编就科普一下泥鳅高效养殖技术吧!
一、生活习性
1、环境:泥鳅是底栖鱼类,喜栖息于稻田、池塘、沟渠、沼泽等淤泥底质的静水或缓流水中,视力退化,触须和侧线十分敏感,在避敌、觅食时有关键作用。
2、食性:泥鳅是杂食鱼类,体长5厘米以下主要以轮虫、枝角类、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为食,体长5厘米主要以小型甲壳类、藻类、水生昆虫、植物碎屑等为食。
3、繁殖:泥鳅是卵生鱼类,通常2龄开始性成熟,一年多次产卵,繁殖期4~9月,繁殖盛期5~6月,产卵量可达数万粒,水温20℃以上时2~4天孵化成仔鱼。
二、养殖模式
1、池塘养殖:池塘养殖泥鳅既可以精养,也可以和其他鱼混养,优点是效益高、水面利用大,缺点是对技术要求较高,一亩池塘可以放养5~8厘米的泥鳅苗50000尾。
2、稻田养殖:稻田养殖泥鳅能充分利用稻田的水源和水生昆虫、杂草等自然资源,还能做到一水两用、一地双收,一亩可以放养5~8厘米的泥鳅苗10000~20000尾。
3、网箱养殖:网箱养殖泥鳅具有放养密度大、效益高、容易捕捞等优点,缺点是管理成本较高且容易受场地制约,每平方米可以放养5~8厘米的泥鳅苗500~1000尾。
4、坑塘养殖:坑塘养殖泥鳅是利用房前屋后的肥水坑塘养泥鳅,坑塘面积小则十几平方米,大则可达上百平方米,每平方米可以放养5~8厘米的泥鳅苗100~200尾。
三、养殖技术
1、鱼塘建设:鱼塘附近有干净的水源,池深1.0~1.5米,水深0.4~0.5米,池底铺厚0.2~0.3米的软泥,池壁四周夯实或用水泥浇灌,进出水口用密网布包裹,周边种上水葫芦、水花生等水生植物。
2、清塘放苗:泥鳅苗下池前10天每亩撒生石灰60~70千克,2~3天后加水至0.3厘米深,一周后将鱼塘中的水排干并重新注入新水,水深0.2~0.3厘米,每亩投放规格5~10厘米的泥鳅苗1.5~2万尾。
3、饲料投喂:泥鳅是杂食性鱼类,人工饲养时主要投喂蛋白质含量30~35%的配合饲料,坚持“定时、定量、定质、定位”的投喂原则,每天清晨或傍晚投喂1~2次,投喂量以泥鳅体重的3~5%为宜。
4、水质管理:泥鳅喜肥水,应及时追施发酵的有基肥,每次用量300~500千克/亩,池水透明度15~20厘米,水色以黄绿色为宜,冬季增加水深并施入腐熟的牛粪、猪粪等厩肥以确保泥鳅安全越冬。
四、病害防治
1、水霉病
【病因】水霉病是真菌性疾病,霉菌从伤口侵入,寄生于表皮组织并蔓延,病鱼体表出现棉絮状的菌落,灰白色或淡青色,容易引起死亡。
【防治】放养前用生石灰等彻底清塘以减少病原体,捕捞、运输、放养时要避免鱼体损伤,病鱼可用0.015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洗2~10分钟。
2、赤皮病
【病因】赤皮病又称出血性腐败病,症状为体表局部或大部出血、鳞片脱落、鳍条基部充血、鳍末稍腐烂、鳃盖和上下颌出现红色斑块,病鱼单独在水面缓慢游动。
【防治】防止鱼体受伤,放养前用5~10ppm漂白粉浸洗半小时,饲料中加入磺胺噻唑,用量按每10公斤鱼用药1克,连续投喂6天,体外消毒可以用漂白粉全池泼洒。
3、锚头鳋病
【病因】锚头鳋病又称铁锚头虫病、针虫病等,病鱼体表可看见锚头鳋,虫体四周组织红肿、发炎,甚至溃烂,靠近伤口的鳞片被虫体分泌物溶解、腐败成缺口状。
【防治】鱼苗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,严禁病鱼入池,病鱼可用五万分之一(水温15~20℃时)或十万分之一(水温21~30℃时)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.5~2小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