虹鳟鱼是鲑科、太平洋鲑属中型淡水鱼类,别称瀑布鱼、七色鱼、水细鳞等,因成鱼沿侧线有一条彩虹状纵纹而得名,原产于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,1959年从朝鲜引入我国,下面小编就科普一下虹鳟鱼有没有寄生虫吧!
一、鱼种定义
界 | 动物界 | 门 | 脊索动物门 | 纲 | 硬骨鱼纲 |
目 | 鲑形目 | 科 | 鲑科 | 属 | 太平洋鲑属 |
种 | 虹鳟鱼 | 别称 | 瀑布鱼、七色鱼、水细鳞 |
虹鳟鱼是重要的冷水性经济鱼种,别称瀑布鱼、七色鱼、水细鳞等,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、脊索动物门、硬骨鱼纲、鲑形目、鲑科、太平洋鲑属中型淡水鱼类,因成鱼沿侧线有一条彩虹状纵纹而得名。
二、寄生虫论述
虹鳟鱼可能有寄生虫。虹鳟鱼是冷水性淡水鱼类,喜栖息于水温较低、水质清澈的溪流、江河、湖泊等淡水环境中,溯河产卵时也可见于沿海小河、小溪中,体内可能有颚口线虫、棘头虫、铁线虫等寄生虫,尤其是野生虹鳟鱼体内或多或少都有寄生虫,生食或吃未完全烹饪熟的虹鳟鱼容易感染寄生虫病。
三、寄生虫种类
1、体内寄生虫:体内寄生虫是指寄生在虹鳟鱼的血液、肠道等内部器官的寄生虫,例如艾美虫、绦虫、血吸虫、变形虫等,进入人体可能引发寄生虫病。
2、体外寄生虫:体外寄生虫是指寄生在虹鳟鱼的体表、鳃、鳍等外部组织的寄生虫,例如指环虫、锚头鳋、吸管虫等,与体内寄生虫相比更容易被发现。
四、生活习性
1、环境:虹鳟鱼是冷水鱼类,喜栖息于水温较低、水质清澈的溪流、江河、湖泊等水体中,耐寒,不耐热,最适水温16~18℃,水温低于0℃或高于30℃时死亡。
2、食性:虹鳟鱼是肉食鱼类,其中鱼苗阶段主要以浮游动物、水生昆虫幼虫等为食,幼鱼和成鱼阶段主要以小型鱼类、小型甲壳类、水生昆虫、有机碎屑等为食。
3、繁殖:虹鳟鱼是卵生鱼类,2~3龄可达性成熟,繁殖期10月至翌年2月,雌鱼产卵之前会用尾鳍在水底挖掘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产卵坑,受精卵30~60天孵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