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寿螺是瓶螺科、瓶螺属大型淡水螺类,别称大瓶螺、苹果螺、黄金螺等,原产于南美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,最早于1979年由阿根廷华侨引入我国,现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均有分布,已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之一。
一、物种定义
界 | 动物界 | 门 | 软体动物门 | 纲 | 腹足纲 |
目 | 中腹足目 | 科 | 瓶螺科 | 属 | 瓶螺属 |
种 | 福寿螺 | 别称 | 大瓶螺、苹果螺、黄金螺(驯化品种) |
福寿螺是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,别称大瓶螺、苹果螺、黄金螺等,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、软体动物门、腹足纲、中腹足目、瓶螺科、瓶螺属软体动物,原产于南美洲,最早于1979年由阿根廷华侨引入我国台湾省。
二、食用价值
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,最早是作食用螺引入我国的,但肉质不佳且常含有广州管圆线虫、血吸虫、肝吸虫、肺吸虫等寄生虫,食用未煮熟的福寿螺容易感染寄生虫病,轻者出现头痛、呕吐、精神异常等,严重时可能痴呆甚至致人死亡,事实上福寿螺的问题不在于螺肉本身,而是来源是否可靠、烹饪方法是否合理。
三、螺种对比
名称 | 颜色 | 形状 | 螺盖 | 尾椎 | 螺层 | 壳口 |
福寿螺 | 黄褐色 | 近圆盘形 | 扁 | 平而短 | 5~6层 | 无黑框边 |
田螺 | 青褐色 | 长圆锥形 | 圆 | 长而尖 | 6~7层 | 有黑框边 |
注:田螺和福寿螺是两种很相似的螺类,两者最大的区别是田螺的螺壳呈长圆锥形,而福寿螺的螺壳则呈近圆盘形。
四、生活习性
1、环境:福寿螺喜栖息在水质清新、饵料充足的淡水中,常成群结队的生活在池边浅水区,最适水温25~32℃,超过35℃生长速度明显下降,生存最高水温45℃、最低水温5℃。
2、食性:福寿螺是杂食性软体动物,主要以浮萍、蔬菜、瓜果、水草等为食,尤其喜吃带甜味的食物,也喜食水中腐烂的动物尸体,食物匮乏时会沾食漂浮在水面上的微小物质。
3、繁殖:福寿螺属于雌雄异体动物,仅需2~3个月即可性成熟,卵在体内受精,雌、雄螺扭合在一起交配,卵成块状附着在水面的植物、木桩上,每个卵块含卵约200~500粒。
五、危害论述
1、危害水生作物:福寿螺对水生作物的危害极大,例如水稻、莲藕、茭白、芋头、荸荠、慈菇、菱角、蕹菜等水生作物都是福寿螺主要危害的对象,尤以对水稻的危害最严重。
2、破坏生态平衡:福寿螺会破坏水生物的多样性,原因是福寿螺在我国的天敌非常少,加之福寿螺的生命力极强且繁殖速度又非常快,本土物种很难能与福寿螺竞争生存空间。
3、感染寄生虫病:福寿螺体内含有大量的寄生虫,包括血吸虫、肝吸虫、肺吸虫、管圆线虫等,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福寿螺极易感染寄生虫病,重时可导致痴呆甚至致人死亡。
六、防治方法
1、农业防治:福寿螺产卵期每2~3天清理一次卵块,平时结合施肥、除草等农事操作清理田间的福寿螺,冬季结合冬修水利、整治沟渠、清除杂物等工作坏福寿螺的越冬场所。
2、生物防治:福寿螺的天敌有鸭子、青鱼等,其中水较浅的稻田、沟渠等可放养鸭子,水较深的鱼塘、水库等可放养青鱼,每亩只需放2~3尾青鱼就能有效控制福寿螺的数量。
3、化学防治:福寿螺危害严重时可以采用化学防治,例如硫酸铜晶体、贝螺杀、四聚乙醛等药剂对福寿螺都有显著的灭杀作用,值得注意的是杀螺剂对鱼类也会产生毒害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