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题

孔雀鱼

花鳉科花鳉属小型淡水鱼类

孔雀鱼是最流行的观赏鱼之一,学名孔雀花鳉,别称凤尾鱼、彩虹花鳉等,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花鳉科、花鳉属小型淡水鱼类,因尾巴像孔雀开屏一样而得名,原产于南美洲,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。

孔雀鱼

一、鱼种论述

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硬骨鱼纲
鳉形目 花鳉科 花鳉属
孔雀花鳉 别称 孔雀鱼、凤尾鱼、彩虹花鳉、虹鳉、古比鱼

孔雀鱼是著名的观赏鱼种,学名孔雀花鳉,别称凤尾鱼、彩虹花鳉等,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、脊索动物门、硬骨鱼纲、鳉形目、花鳉科、花鳉属淡水鱼类,原产于南美洲,因尾巴像孔雀开屏一样而得名。

孔雀鱼

二、饲养条件

鱼种 孔雀鱼 饲养难度 简单 性格 温和
水类型 淡水 食性 杂食性 最适水温 22~26℃
酸碱度 7.2~7.4 硬度 10~15 溶氧量 ≥3mg/l
繁殖类型 卵胎生 繁殖水温 24~26℃ 繁殖周期 4~6周

:孔雀鱼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,相对于大多数观赏鱼而言比较好养,但想要养好孔雀鱼也不简单,尤其是要控制好水温,一旦水温低于10℃孔雀鱼很快就会死亡。

孔雀鱼

三、公母辨别

1、形态:雄鱼的鱼体比较长,体色鲜艳,色彩繁多;而雌鱼的鱼体比较短圆,体色相对比较单一,往往只有银灰色或蓝灰色。

2、腹部:雄鱼的腹部比较扁小、瘦长;而雌鱼的腹部比较大,在肛门前方有一块透明的胎斑,快生殖的时候胎斑会变成黑色。

3、臀鳍:雄鱼有臀鳍演变成的交接器,用于繁殖的时候输送精子,臀鳍前方的几根鳍条比较粗大;而雌鱼的臀鳍则是均匀的。

孔雀鱼

四、临产前兆

1、体型见方:孔雀鱼临产时原本显得圆润的肚子会稍稍变成平滑的方形。

2、胎斑加深:孔雀鱼临产时位于肛门前方的一块透明胎斑会变深呈黑色。

3、肛门凸出:孔雀鱼临产时肛门会明显的外凸,从这一点判断非常准确。

4、活动反常:孔雀鱼临产时活动会反常,要么异常安静,要么异常兴奋。

孔雀鱼

五、繁殖方法

1、环境:孔雀鱼繁殖时要准备一个大的水族缸,缸内水温26~28℃、pH值6.8~7.4,为了确保仔鱼的安全还要多种植一些水草。

2、选种:孔雀鱼选种是培育优良的子代鱼关键,要选品系特征明显且健康的孔雀鱼做种鱼,然后按4雄1雌的比例放入繁殖缸中。

3、产仔:孔雀鱼产仔后要立即捞出,否则亲鱼可能吃掉仔鱼,捞出的亲鱼要单独静养1~2天才放回主缸,以避被雄鱼过早追伤。

孔雀鱼

六、养殖管理

1、鱼缸:孔雀鱼建议用玻璃缸饲养,自来水要暴晒或静置2~3天再使用,接到鱼后不要急于打开包装箱,回到家后在灯光昏暗的地方开箱,最后小心翼翼的将孔雀鱼放到鱼缸中。

2、密度:孔雀鱼饲养密度不宜过大,例如40×25×30厘米鱼缸可放养50~60尾孔雀鱼,随着孔雀鱼长大还要及时调整密度,可以换一个更大的鱼缸,也可分流部分到其他鱼缸中。

3、水温:孔雀鱼是暖水性鱼类,生存水温10~36℃,最适水温22~26℃,水温低于10℃或36℃很快会死亡,成鱼建议将水温控制在22~24℃,幼鱼则建议将水温控制在24~26℃。

4、饲喂:孔雀鱼是杂食性鱼类,人工饲养可投喂配合颗粒饲料、红虫、水蚤、面包虫等,每天投喂三次,早上喂一次,中午喂一次,晚上喂一次,投喂量以五分钟之内吃完为宜。

5、水质:孔雀鱼喜微碱性水质,最适pH7.2~7.5,硬度10~15,为了确保水质要定期换水,夏季可3~4天换一次,春、秋季每周换一次,冬季半个月换一次,每次换掉三分之一。

相关推荐
热点阅读
推荐阅读
汉鼎钓王 汉鼎钓王

汉鼎钓王是汉鼎旗下经典鱼竿之一,汉鼎是著名的钓...

剑手鲤 剑手鲤

剑手鲤是光威旗下经典鱼竿之一,光威是我国最大的...

飞龙传奇 飞龙传奇

飞龙传奇是宝飞龙旗下经典鱼竿之一,宝飞龙是著名...

3#九一八 3#九一八

3 九一八是老鬼旗下经典饵料之一,以麦类蛋白粉、...

罗非鱼 罗非鱼

罗非鱼是丽鱼科罗非鱼属鱼类的统称,俗称非洲鲫鱼...

藤壶 藤壶

藤壶是藤壶亚目节肢动物的统称,别称马牙、蚵沏仔...

金袖鱼钩 金袖鱼钩

金袖鱼钩是最常用的钩型之一,所谓金袖鱼钩实际上...

虎鲸 虎鲸

虎鲸是海豚科、虎鲸属大型海洋哺乳动物,别称逆戟...

夜光漂 夜光漂

夜光漂是夜钓最常用的浮漂,因晚上能发出亮光而得...

秋思 秋思

秋思是细硬峰旗下经典鱼竿之一,细硬峰是著名的钓...

海参 海参

海参是海参纲的统称,别称刺参、海黄瓜、海鼠等,...

虎皮鱼 虎皮鱼

虎皮鱼是鲤科、无须魮属小型淡水鱼类,学名四带无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