搓饵是两种常用的上饵方式之一,指将带有粘性的鱼饵捏(搓)在鱼钩上,饵团形状、大小等均可根据鱼情、水情、季节等因素灵活调整,最适合鱼口慢或需要精准抛投时使用,下面小编就科普一下搓饵是什么意思吧!
一、意思论述
搓饵是常用的上饵方法,指将带有粘性的鱼饵捏(搓)在鱼钩上,优点是附钩性强且能根据鱼情、水情等灵活调整饵团形状和大小,例如钓黑坑时可以搓棱锥型饵团,野钓时可以搓圆球型或水滴型饵团,钓鲫鱼、鲴鱼等小鱼可以搓黄豆大小的饵团,钓鲤鱼、草鱼等大鱼时可以搓蚕豆大小的饵团。
二、上饵手法
搓饵不需要使用拉饵盘等工具,直接用手将饵料搓成合适的形状挂在鱼钩上,最适合鱼口慢或需要精准抛投时使用,上饵时先取一小团饵料搓成条状,然后用大拇指将饵团一分为二,一部分在手指上,另一部分在指甲盖上,先将手指上的饵团搓在鱼钩上,再将指甲盖上的饵团搓在另一个鱼钩上。
三、饵团大小
1、钓1斤以内的鱼:钓1斤以内的鱼要搓小饵,饵团大小如黄豆,直径3~5毫米,饵团不宜过大,否则不利于鱼吞食钩饵。
2、钓1~2斤的鱼:钓1~2斤的鱼要搓小饵,饵团大小如花生米,直径5~8毫米,鱼口好适当搓小些,鱼口差适当搓大些。
3、钓3~5斤的鱼:钓3~5斤的鱼要搓中型饵,饵团大小如蚕豆,直径8~10毫米,这种个体的鱼有力量将饵团吸入口中。
4、钓5斤以上的鱼:钓5斤以上的鱼要搓大饵,饵团大小如小核桃,直径10~15毫米,原则是鱼个体越大饵团相对就越大。
四、饵团形状
1、棱锥型:棱锥型适用于钓黑坑或竞技钓,特点是饵料剥落快,散落的饵料能在钓点形成立体雾化带,吸引周围的鱼群形成窝子。
2、圆球型:圆球型的雾化性和附钩性最平衡,最适合钓鲤鱼、草鱼等大鱼,也适合钓大个体的鲫鱼,调漂以钓钝为主,主抓黑漂。
3、水滴型:水滴型属于“万能饵型”,特点是上饵容易、雾化较好且有饵芯残留,最适合钓鳊鱼、白条等口裂深、泳速快的鱼类。
4、长卵型:长卵型是圆球型和水滴型的中间型,特点是上饵速度快、钓快鱼时灵、钓慢鱼时钝,但钓快鱼不常用,多用于钓慢鱼。
5、扁卵型:扁卵型是长卵型的改良版,特点是饵料雾化集中在边缘,中间压扁区域雾化速度较慢,下沉时会摆动,容易被鱼发现。
五、开饵方法
1、定饵水比:开饵前要确定好饵水比,否则将影响饵料状态,其中加水过多开出的饵料会过粘,加水过少开出的饵料又会太硬。
2、加状态饵:开饵前要确定好状态饵,例如要增强饵料的附钩性可加适量粘粉,要增强饵料的雾化效果可加适量雪花粉或轻麸。
3、混合均匀:加水前要将饵料混合均匀,目的是确保饵料能均匀吸水,千万不要小看这一步,饵料吸水不均匀抛竿后容易脱落。
4、充分醒饵:加水后要充分醒饵,醒饵时间因气温不同而不同,例如夏、秋季只需醒饵5分钟,冬季要醒饵10分钟甚至15分钟。
5、适当打揉:醒饵后朝同一方向打揉,打揉时力度和次数都要适当,其中打揉不足会影响饵料状态,打揉过度又容易变成死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