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材质
鱼竿最开始都是用竹竿,后来质量轻便的玻璃纤维鱼竿逐渐取代了竹木鱼竿,只有少数高端“和竿”仍是用竹木制成的,再后来质量更轻便且强度更高的碳素鱼竿又淘汰了玻璃纤维鱼竿,现在除了某些特殊鱼竿外,稍微上点档次的鱼竿都是碳素鱼竿。
二、长度
鱼竿的长度有标准长度和非标准长度两类,其中标准长度有3.6米、4.5米、5.4米、6.3米、7.2米等,非标准长度有3.9米、4.2米、4.8米、5.2米、5.7米、6.0米等,一般建议用标准长度的鱼竿,原因是非标准长度鱼竿可能存在配节难、配节贵等问题。
三、调性
调性是指鱼竿水平受力时的弯曲度,判断依据是将鱼竿均等分成10份,水平受力0.1千克时弯曲位置比就是调性,例如从1:9位置弯曲表明鱼竿是19调,从2:8位置弯曲表明鱼竿是28调,也有28偏19调、37偏28调、46偏37调等介于两种调性之间的鱼竿。
四、硬度
硬度是指鱼竿受到外力时的软硬程度,一般用数字加字母H表示,例如2H、3H、4H、5H、6H等,H值越大表明鱼竿硬度相对越高,但硬度并没有统一的标准,不同厂家生产的同H值鱼竿硬度可能不一样,甚至有A厂家的5H鱼竿比B厂家的6H鱼竿还硬的情况。
五、其他
1、节数:节数是指鱼竿搭节数量,取决于鱼竿的伸展长度和收缩长度,相同条件下节数越少整体受力相对越均匀,但便携性越差。
2、竿径:竿径包括先径和元径,先径是指竿尖直径,元径是指手把直径,二者的夹角称作锥度,锥度越大鱼竿的硬度相对越高。
3、重量:重量是鱼竿重要的参数,常见的有净重、素材重、成品重等,一般建议看鱼竿的成品重,看净重和素材重没有实际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