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物种定义
螺蛳是我国特有的物种,别称蜗篱、师螺、蜗蠃等,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、软体动物门、腹足纲、中腹足目、田螺科、螺蛳属的统称,原产于西南地区高原湖泊中,现存已知的共有4种,分别是螺蛳(模式种)、方氏螺蛳、牟氏螺蛳和尖龙骨螺蛳。
二、寄生虫论述
螺蛳有寄生虫。螺蛳是杂食性动物,主要以藻类、水生植物、有机碎屑、动物尸体等为食,特殊的生活环境和摄食习性使得螺蛳很容易感染血吸虫、圆线虫、肺吸虫等寄生虫,尤其是野生螺蛳体内或多或少都有寄生虫,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螺蛳极易感染寄生虫病。
三、生活习性
1、环境:螺蛳是底栖性动物,喜栖息于底土柔软、水质清澈的湖泊中,较耐低氧,最适水温20~25℃,摄食水温15~30℃,水温低于10℃时钻入泥土中冬眠。
2、食性:螺蛳是杂食性动物,主要以藻类、水生植物、有机碎屑、动物尸体等为食,人工饲养条件下可以投喂蔬果、糠饼、鱼虾残体、禽畜内脏及下脚料等。
3、繁殖:螺蛳是卵胎生动物,胚胎和幼螺发育均在母体内完成,通常1龄内性成熟,没有明显的繁殖期,条件适宜时全年可繁殖,雌螺一次可产3~7只幼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