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鱼种论述
白姑鱼是次要经济鱼种,别称银姑鱼、白姑子、白米子等,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、脊索动物门、硬骨鱼纲、鲈形目、石首鱼科、白姑鱼属小型鱼类,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海域,自然资源曾因捕捞过度而下降,1965年开始有所回升,20世纪80年代我国年产0.3~0.4万吨。
二、形态特征
白姑鱼是小型鱼类,体延长,侧扁,背、腹缘略呈弧形;头钝尖;口裂大,端位,吻不突出,上颌与下颌等长;吻端、眼周围及颊部被圆鳞,余被栉鳞,背鳍软条部和臀鳍基有一列鞘鳞,尾鳍基部有小圆鳞;胸鳍基上缘点在背、腹鳍基起点前,背鳍基和腹鳍基起点相对,尾鳍楔形;体侧上半部紫褐色,下半部银白色,背鳍褐色,软条部中间有一银白带,尾鳍黑色,臀鳍无色,腹鳍和胸鳍无色,鳃盖后缘具暗色斑块。
三、分布范围
白姑鱼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海域,中国、日本、朝鲜半岛、菲律宾、越南、泰国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、缅甸、印度、斯里兰卡等地均有分布,我国主要分布于渤海、黄海、东海、南海及台湾海峡、琼州海峡等地。
四、生活习性
1、环境:白姑鱼是暖温性近底层鱼类,通常栖息在水深40~100米的泥沙底海区,有季节洄游习性,春季因生殖集群游向近岸产卵场,产卵后在附近海区索饵,秋末返回越冬场。
2、食性:白姑鱼是肉食性鱼类,主要以长尾类、短尾类、脊尾白虾、日本鼓虾、矛尾虾虎鱼等为食,不同季节摄食强度有明显的差异,其中5~8月摄食强度较大,冬季则较小。
3、繁殖:白姑鱼是卵生型鱼类,产卵期5~9月,产卵盛期7~8月,产卵最适水温约20℃,雌鱼怀卵量5~65万粒,卵浮性,球形,无色透明,水温20.4℃时受精卵约33小时孵化。